笼统来说,维普是基于语义对比来查重的,这里不说一些理论方面的细节,用一个例子来体验维普是怎么查重的,希望对使用维普检测的论文写作和论文修改有所帮助。 从维普网中下载了一篇以卒中为关键词、引用率较高、能开放获取的文献:《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
公众号:【毕业干货】 维普查重比较严格,通常是按照关键词进行查重,比如一段文字里只要出现很多相似或者重复的关键词就会被查出来,不管是否连续,这点和学术查重规则差别蛮大的。 所以如果你的论文涉及到较多的专业词汇,比较糟心。
即论文查重都查哪些部分内容? 一般情况下一篇论文主要包括:封面、扉页、原创性说明、摘要、英文摘要、图标及公式说明、论文正文、参考文献、附录、研究成果、致谢等。 目前高校普遍利用学术查重,按照各个学院上交论文的顺序将论文批量上传至查重系统。 因此没有哪个老师都会对论文内容编辑都是整篇上传处理,也就是说你提交给学校的论文什么样学校就检测什么样。 首先一篇完整的毕业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封面、声明、中英文摘要、目录、主要符号对照表、正文、致谢、参考文献、附录、原创性声明或者授权声明、个人简历、导师简介、学习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等部分组成。
这个结果多少让人有点意外:替换核心词汇,对维普查重来说,基本上是没有效果的;汉译英英译汉这样偷懒的方法,可以显著降低重复率,可能是改变了多数词汇和行文方式;用自己的语言,虽然花费了大量的气力,感觉把复制的内容已经改的面目全非,但是没有对语义进行根本性的改变,重复率没有预期的低,这一点,可能也和所选取的文献有比较强的专业性有关系。 如果学校使用的是维普查重系统,能自己写是最好的,但一些不得不引用的地方,比如文献综述部分,可以先使用翻译软件进行汉译英英译汉这类简单的操作,然后在此基础上,需要使用与原文完全不一样的表达方式,语义读起来是另外一回事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