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重复率在10%以下且单处来源不超过5%会比较安全,一般重复率在15%是最高容忍标准。 如果重复率太高,基本就没有二次投稿的机会了,而且每个期刊都有自己的标准,编辑也会根据重复的内容进行评审。
不过,凡是论文写作者已经将论文发表并被检测系统收录且著作权属于作者的论文,一般情况下都会在去除本人已发表重复率的计算部分予以体现。 还有就是,随着论文查重检测系统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其计算规则也越来越科学化与合理化,专业的论文查重检测系统在检测自己的文章算重复率接近于0可能性愈来愈大,该部分也通常会和其他引用部分一样以其他字体进行标注,即作者自己的论文以及引用部分都会体现在论文检测报告当中,可以说这样也在最大程度上保障了论文写作者的合法权益。
一般来说,学术查重总重复率=重复字数/总字数*100%。 再以结果对比标准,如果在标准之内,论文通过检测,否则,论文需要修改或重写。 另外,学术论文检测中有自己的计算规则,一段文字里面,如果连续13个字出现重复,那么这段文字将会判定成重复内容。 但也看到,学术查重中去除了引用部分的重复率,它是按照章节进行检测的,每个章节都有对应的重复率,章节的重复率等于章节重复字数/章节总字数*100%。 拿到检测报告后,可以看到每个章节的重复率情况,为搞好针对性修改提供了依据。 论文检测主要检测内容重复度,检测到13个相同的字,就认为是雷同,不检测意思的重复度。 当你使用查重系统时,它会将你的论文和它的论文库中的论文进行对比,找到重复项。 这种检测机制有个“致命问题”:就是只看字,不看意思!
5、有些学校规定不仅全文的重复率不能超过限额,还对每个篇章有规定,比如“封面”、“摘要”、“绪论”都会作为单独的一章,每一章出一个检测结果,标明重复率。 每一章有单独的重复率,全文还有一个总的重复率。